假装我是摘要

第一节 调制的基本概念

一、调制的目的与定义

1. 调制的目的

目的: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利于信息的传递(可能会考)

2. 调制的定义

定义:利用调制信号去改变载波的某一参数,使其按调制的信号规律变化的过程。

解释:

  1. 调制信号:要传递的信息要转化为电信号——调制信号
  2. 载波:信息载体。要频率高且固定
  3. 某一参数:可以是振幅,相位,频率等(只改一个)
  4. 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:载波的某一参数经调制后必须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,否则失真

二、激光调制

1. 激光调制

激光为载波的调制

(1)定义

把信息加载到激光辐射上的过程

(2)特点

高频调制,频带宽,理想载体

(3)激光调制与无线电波调制的异同?

概念相同:相位调制、频率调制、振幅调制、脉冲调制
结构不同:激光为高频调制,无线电为低频调制
共同点:用非线性效应调制,即无线电波调制利用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调制,激光用电光、磁光,声光等非线性效应

(4)调制器

想用家光完成通信就要把信息加载到激光上,完成这一过程的被称为调制器

(5)应用

  1. 实现信息加载——光信息技术:激光制导等
  2. 控制工作状态——调Q,锁模技术:产生超短脉冲等

2. 激光调制的分类(两种)

(1)按调制器与激光器的相对位置分

  • 内调制:在激光形成过程中,一调制信号改变激光震荡某一参数,即用调制信号控制着激光的形成(两种实现方式)
    (1) 用调制信号控制泵浦电流,如LD的调制-直接调制
    (2) 在谐振腔内放置调制器

​ 优点:调制器需要激励功率小,调制效率高
​ 缺点:有附加损耗,降低输出功率;调制器带宽受谐振腔通带的限制

  • 外调制:调制器在激光腔外
    优点:不影响激光器的输出功率;不受谐振腔通带的限制。
    缺点:调制效率低。

(2)按调制的性质分

激光的瞬间电场 : $ e_c(t) = A_c cos(\omega_c t+\phi_c) $

  • $A_c$——振幅调制/光强调制($I = |A|^2$)
  • $\omega_c$——频率调制
  • $\phi_c$——相位调制

若以脉冲激光作为载波:

  • 脉冲调制
  • 脉冲编码调制(数字式调制)

三、振幅调制和光强调制

1. 振幅调制(调幅-AM)

(1)定义: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规律发生变化的震荡
调制前: $ e_c(t) = A_c cos(\omega_c t+\phi_c) $ (注:c-carrier为载波)
调制后: $ e_c(t) = A_c(t) cos(\omega_c t+\phi_c) $
调制后的振幅: $ A_c(t) = A_c+Ka(t) $
$a(t)$为调制信号(信息),K为比例系数(调制灵敏度)

假设: $ a(t) = A_m cos(\omega_m t) $ 注:m – modulate (调制)

调制后的电场: $ e_c(t)=(A_c+KA_m cos(\omega_m t)) cos(\omega_c t+\phi_c) $